学校主站 学生工作网 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 互联网技术学院 招生网 经济管理学院

通知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实践教学:农村社会学课程国庆调研成果丰硕

来源:本站 浏览量:314 日期:2025-10-10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杨利红老师在其主讲的《农村社会学》课程中,巧妙结合国庆假期,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以“深入乡土中国,感知时代脉搏”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同学们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基诺山文旅产业影响、大学生返乡助农、农村居民医疗状况以及云南产教融合现状等多个前沿课题,分赴省内相关乡村地区,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与数据,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调研现场


       本次调研是《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旨在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杨利红老师精心设计调研方案,引导同学们关注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鼓励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视角观察、分析现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研现场


       调研课题覆盖面广,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关注“非遗文化传承”的小组,深入探访了传统手工艺村落,记录了非遗项目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状态、传承困境及其潜在活化路径;聚焦“基诺山文旅产业对当地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的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访谈,细致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收入结构变化、就业机会、文化冲击及生态环境压力等多重效应;研究“大学生返乡助农现状”的同学,接触了多位选择回归乡村创业就业的青年学子,试图勾勒出他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实际推动作用;调查“农村居民医疗状况”的小组,则走进基层卫生所和农户家中,了解新农合政策落实、医疗资源可及性、村民健康观念与就医行为等现实图景;探讨“云南产教融合现状”的团队,则着眼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情况,探寻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效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可行模式。

       同学们普遍反映,此次国庆调研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认知与自我教育过程。他们走出“象牙塔”,亲身感受中国乡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加深了对国情、社情、农情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调研现场


       杨利红老师表示,将社会实践嵌入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后续,课程将组织调研成果汇报会,分享各组的发现与思考,形成相关调研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学院也将继续支持此类教学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此次依托课程开展的国庆调研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也为深化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图文:杨利红/一审:杨丽华、二审:刘锦江、三审:梁盈/一校:杨丽华、二校:刘锦江、三校:梁盈/责任编辑:邱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