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号下午13:30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党史故事我来讲”第三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学生学党史活动在德三楼102、103教室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主要由入党积极分子李红英、吴仕艳、李泓毅、刘安菊和欧启斌跟同学以讲党史故事、榜样故事的方式来分享学习党史的成果。
欧启斌同学分享了优秀共产党员雷锋同志的事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1960年雷锋忍着手被刚刚参加的救火行动被烧伤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雷锋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默默付出,平凡而伟大,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受雷锋精神的感召,当代也涌现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排雷、抗洪、抗疫等工作一线,默默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李泓毅同学分享的是支月英的故事。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区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老教师。36年来她坚守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也成为了“最接地气”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支月英说:“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只有坚持才会有希望”她的话鼓励着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要满怀希望。
刘安菊分享的是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13岁就参加了革命,14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5岁英勇就义。面对敌人的铡刀,她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她的事迹让毛泽东主席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民族英雄,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钬、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最后在同学高唱“国家”的歌声里,活动圆满结束。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
2021年5月12日